3月15日,蒲城县圆满完成村(社区)“两委”换届工作,269个村、24个社区全部实现“一肩挑”。通过本次换届,全县共选举产生新一届村(社区)“两委”干部1880人,平均年龄47.48岁,较上届下降3.9岁,其中35岁以下年轻干部262人,高中及以上学历占比83.4%,较上届提高10.54%,“四类人员”占比87.61%, 较上届提高12.66%。村(社区)“两委”班子结构整体得到优化提升,为接续推进乡村振兴提供坚强组织保障。
突出“细”,科学布设作战图。责任落实细,建立县级领导及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包镇抓村”工作机制,30名县级领导全员靠前指挥,深入包联镇(街道)一线督战;夯实镇(街道)党(工)委主体责任和党(工)委书记第一责任人责任,17名党(工)委“一把手”分别包抓1—2个重难点村(社区)。任务分工细,制定村(社区)党组织、村(居)委员换届两个《细则》,突出“一降四升”刚性要求,结合“星级村”创评结果,“下深水”优选“四类人员”;抽调精兵强将、业务能手,组建维护稳定、资格联审、舆情盯网、信访处置和疫情防控5个工作专班,为换届保驾护航。督导检查细,成立4个县级巡回督导组,坚持定期汇报、点评通报,分片包镇(街道)全程督导;把提高党员和群众参选率作为衡量换届成效重要指标,建立无故不参选党员“惩戒”机制。同时,换届后要求各村(社区)第一时间向全体党员通报选举结果,充分保障党员权利。
突出“稳”,严把换届保障关。强化政策宣传,印发《致全县广大党员群众的一封信》,创新“四个一”宣传载体,通过电视台、蒲城党务、乡村“大喇叭”、公示栏等宣传换届新要求,开设专栏、编发简报,定期通报换届情况;制作宣传横幅1000余条,发放宣传海报3000余份、“十选十不选”宣传页2万余份,营造换届良好氛围。严肃换届纪律,将换届纪律要求贯穿整个换届全过程,明确时间节点、列出任务举措,确保推荐、审查、考察、选举等规定动作不走样;印发《关于严肃村(社区)“两委”换届纪律的通知》,明确“十严禁”“十不准”纪律要求,对选举会议、签字过程全程录像,划定“红线”、亮明“底线”、拉紧“高压线”;健全完善联审联办和快查快结机制,落实24 小时盯网制,及时防范化解信访矛盾。注重疫情防控,第一时间下发疫情防控《倡议书》,夯实镇(街道)疫情防控主体责任,发挥村(社区)管控作用,协同公安、交通、卫健等部门,引导党员群众落实防控要求,罕井镇克服临县疫情影响,参选率和一次性成功率达到既定目标,有力确保疫情防控和换届选举“两不误”。
突出“实”,激发干事精气神。做好离任干部关爱,印发《关于做好村(社区)换届离任干部关心关爱工作的通知》,通过开展一次谈心谈话、举办一次荣退仪式、组织一次走访慰问、认领一批服务岗位、落实一份待遇保障等“五个一”活动,让离任干部“离岗不离党、离任不离心”。做实新任干部培训,召开全县村(社区)“两委”换届转段工作推进会、全县新一届村(社区)党组织书记集体谈话会,逐人签订《任前承诺书》,集中进行任前廉政教育、统一思想,新当选的村(社区)主要干部对辖区住户走访达到“全覆盖”;以集中开班“1”+分镇培训“X”模式,分级分层开展新任村(社区)“两委”干部全员培训,全面提升村(社区)干部政治素质和履职能力;在蒲城党务微信公众号开办“新班子、开新篇”专栏,连续报道新一届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履职打算,展现新风貌、开启新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