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椿林镇积极探索土地流转、产业提质增效、农村产杈制度改革等多种产业扶贫模式,力促产业多元化发展,巩固脱贫成果,为实现乡村振兴打下坚实基础。
一是土地流转激活产业发展,助推脱贫攻坚。通过土地
规模流转,统筹推进,连片开发,采取“联合党委+”、“党支部+合作社+贫困户”的扶贫模式,建立“土地流转+入股分红+务工”的联动机制,注重长效产业与短期收益相结合,让贫图户持续增收有保障,目前,全镇有序流转土地1.5万亩,发展金银花1500余亩,冷棚甜桃115座,设施瓜菜100余棚,黄桃300余亩、油用牡丹7000余亩,实现有能力的贫困户产业发展全覆盖。
二是实施产业提质增效工程,推进产业扶贫。依托酥梨大镇的优势,着力对护难、白家塬、平峨等村酥梨老园实施提质增效工程,打响酥梨名牌战略,围绕间伐、施肥、修剪等方面加大对贫困户的培训力度,把生产技能培训作为重中之重,通过贫困户观念的转变、技能的提升,促进他们提高自身的“造血”能力。
三是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注活力,产业兴旺促脱贫。因村
制宜、因户择业、因人施策,输血造血相结合,结合产权制
度改革,按股份占比享受盈利分红,将资源变资产,鼓励贫
苦户参与,到合作社务工,入股资金按银行利率分红,将资
金变股金。目前,全镇16个行政村成立了股份经济合作社,
为“产业富民”铺设一条可持续增收之路。(孙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