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我们几个回村来,就是要帮助大伙一起解决村上的难题,我们是五更村人,更要急群众所急,想群众所想……”。
“连心卡”
蒲城县煤化工业园区纪检书记张军民给群众发放“连心卡”
蒲城县财政局核算中心主任王振给乡亲发放“连心卡”
“我上次回来,把大队都熟悉了,但感觉自己做的还不够,这次回来主要把一些事情落实到实处。”
今天是“五一”国际劳动节,上午9时,蒲城县龙池镇五更村委会热闹非凡,原来这是蒲城龙池三名原籍干部与村三委会成员及10多名党员群众围在一起,讨论家乡发展大计。你一言,我一语,三名干部分别从设施农业、城乡建设等方面为家乡建设出谋划策,主动为村上的发展出一份力。
五更村原籍干部与村委会成员及党员群众代表一起话发展
据了解,蒲城县1699名干部“回原籍、访民情、解民困、促发展”活动启动以来,让千名干部回到自己的家乡,听民声、察民情、办实事、解纠纷。由于“回乡干部”情况熟、人脉广、政策明、威望高,在推进工作中发挥“奇效”,有力地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农村社会稳定,同时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一张“连心卡”让干群关系零距离
路红武、王振、张军民分别是蒲城县广电局、财政局、煤化工业园区的领导干部,他们同为五更村人,这次响应县委县政府的号召,原籍干部回家乡。“原籍干部回家乡这极大地激活了干部为家乡父老乡亲办实事的热情,他们熟悉本村村情民情,内心有着一份割舍不断的乡情,不仅对村里的帮扶发展更有针对性,而且还树立起党员干部在群众心目中的良好形象。”五更村党支部书记王怀顺说道。
慰问贫困户杜必霞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牢记宗旨,永葆纯洁。”这是“连心卡”正面的文字,背面是三位干部的联系方式。“叔,这是我们的联系方式,去县上了喝水吃饭,有合疗、医保等生活生产一系列问题都可以给我们打电话,我们帮您协调。”一声声“叔、姨”暖人心窝的亲切话语,让干群关系实现了零距离对接,乡情友情、干群党群就这样在干部和他的乡亲们中间传递,心与心的距离就这样紧紧地贴在了一起。
“我和红武、军民以及高书记商量之后,成立了四人党小组,高书记任组长,以后我们就是同事关系了,乡亲们有任何事情都可以给我们四个打电话,这张‘连心卡’,把我们的关系就拉的更近了。”蒲城县财政局核算中心主任王振对乡亲们说。
给老党员及贫困户送米面油等生活用品
看望老党员 慰问贫困户
回原籍干部王振、张军民给村上10户困难户送来了米、面、油等生活用品。同时,也与村干部一起慰问了村上的老党员。
“这次原籍干部回来,真是件极好的事情,我身为一名党龄比现任支书年龄还长的老党员,为没有给五更村办下一些大事感到惭愧,年纪这么大了,党还这么关心我们,感谢党和国家。”五更村79岁的老党员贺保有激动的说。
看望老党员
“婆,今天过五一节,给您拿些米面油,还有100元过节费生活。”
“我就是走不动,只有窝在床上,太感谢了。”
“您为五更村把苦下了,共产党还要感谢您呢。”
三位原籍干部来到83岁贫困户杜必霞家里,一段简单的对话,让老党员及贫困户门感受到了党的温暖和干部的温情。
“这次利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原籍干部回家乡帮扶,却是是做了一些实实在在的事情,他们所做的这些,也真正的得到了群众们的认可。”五更村十二组63岁老人路发泉有感而发。
不忘乡情促发展 服务更用心
“这次我们五更村有了这些干部回村帮扶,让我信心倍增,涉及到一组、二组、十二组的0.67公里道路硬化,初步估计资金需要25万元,经过和这些原籍干部商量之后,预计7月初就能开工,到时候乡亲们再也不要走泥巴路了。”蒲城县扶贫办项目股股长挂职五更村党支部副书记高江平兴奋的讲道。
商量本村0.67公里道路硬化
原来,五更村涉及到一组、二组、十二组的0.67公里道路硬化,一直是村三委会成员们的一块心病,由于资金等多方面的原因,这几条道路一直未完成硬化,使得群众怨气较大。在现场,一位70多岁的婆婆对记者说:“希望村干部能把这条路早点修通,我腿断了,一直不美,现在都不敢出门,担心走在这路上把腿伤着。”
三位原籍干部回村之后,即刻与村三委会及党员群众代表商量,利用各自的业务关系,想方设法也要把村路修通,不能留下这0.67公里的断头路。
据该村党支部书记王怀顺介绍,五更村设施农业在整个龙池镇是发展最早的,目前建有一个230亩的示范园,包含无支柱大棚210个,种植品种有西瓜、甜瓜、葡萄、冬枣等。听到这些信息,蒲城县煤化工业园区纪检书记张军民承诺说:“我们有这么好的资源,一定要少说多干,利用好工作单位上的业务关系,在五月底六月初,请省农业厅的专家们来到五更村考察,把咱村的设施农业推广出去。我们私人印制一万份宣传单,在即将到来的西洽会上分发,把五更村的产业宣传好,这些不让群众掏一分钱。”
蒲城县原籍干部回家乡过“五一”,是以乡情感化群众、亲情教育群众、真情服务群众的创新实践,是贯彻“为民务实清廉”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有益探索,是党的群众路线在基层的具体体现。与此同时,蒲城县开展干部“回原籍”和青年干部下乡挂职活动,也得到了在蒲城之外的原籍干部及经商等人一直认可,产生了共鸣,相信有了更多蒲城籍人士的关心及帮扶,蒲城县的发展定将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