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蒲城不断强化街道社区党组织统筹协调功能,指导社区与驻区单位签订共驻共建协议,建立居民需求、驻区单位资源和项目“三张清单”,通过多种形式公示、多级层面认领,有效解决了居民日常“微”问题,收到了阵阵掌声、看到了张张笑脸。
一是多方力量共绘清单。以街道社区党组织为核心,在142名社区工作人员引导下,组织2760余名在职党员通过电话、微信、上门走访等多种形式,收集汇总群众需求信息,建立了开放会议室、共用操场、免费卫生间、共享车位等共性需求和费用代缴、快件代发、法律咨询、家电维修等个性需求748条;法院、移民局、烟草局等145个驻区单位结合居民需求和工作职能,建立了资源清单和项目清单,为群众提供了十大类49项服务内容、300多个免费停车位、110个会议室,并为社区群众免费提供锣鼓、音响等文娱设施,受益群众达2万余人次。
二是多种形式公示清单。社区通过制作展板和标识标牌、微信公众号、电子屏滚动播放等形式将“三项清单”进行公示,明确了服务事项、使用时段、联系单位、责任人和联系方式,并在相关单位醒目位置设置提示牌,引导居民无偿使用。
三是多级层面认领清单。积极推广“微心愿”,在每个社区设立“心愿墙”、绘制“心愿树”,通过开展“红袖章”进社区、干部“回原籍”、“结对帮扶”活动,引导在职党员、社区党员和流动党员共摘“问题叶”,送出电饭煲、儿童玩具、体育用品等280余件,在细小之处满足了居民的“微”需求。驻区单位采取定向认领、限时办结的措施,分时段共享会议室、卫生间、停车位等,满足居民的共性需求。食药、城管、交通等职能部门,联合社区开展食品安全检查、非法占道治理、交通秩序维持活动;公安民警、法官律师、医护人员提供了治安巡逻、法律咨询、上门就医等服务,在不同层面上解决了居民的个性需求。
居民日常“小”的问题得到解决,迎来不仅仅是赞声、掌声,更多是幸福的笑脸。(党全升、晁 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