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访问蒲城党建网!
  • 今天是:
  1. 首页
  2. 党建工作
  3. 正文

加强流动党员服务管理需重视

2019-04-14   浏览量:

蒲城县始终把流动党员管理工作作为加强党员教育管理,夯实党建工作的重要抓手,积极探索,创新管理办法,极大提高了流动党员管理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一是健全制度,强化管理新机制。制定出台《蒲城县流动党员管理办法》,建立“一对一”结对联助机制,推行基层党组织党员“六卡一台帐”,以支部为单位,分别建立了流出和流入党员《基本情况登记表》,核清数据、摸实底子。二是找准抓手,从严管理新常态。针对流动党员不同情况,重点采取转移长期在外党员、严管短期流出党员、协管外来流入党员等方式,做好跟踪服务工作。三是创新方式,开辟管理新途径。建立“流动党员之家”微信群、QQ群,定期向流动党员宣传党的新动态以及党建工作新要求,推送“微党课”“微视频”,组织党员自我教育,做好思想引导工作。

在日常管理服务和督导检查中,我们仍然发现:一是长期在外党员组织关系难转出。个别长期在外务工党员,个人组织观念淡薄,在党意识不强,与党组织联系不紧密、不经常;一些在外党员流动性强,固定地点工作时间较短,加之党员组织关系接转没有实现全国联网,程序相对繁琐,致使党员不愿将组织关系转入工作地党组织。二是基层党组织管理措施落实不到位。有的基层党组织在制度落实上打折扣,特别是个别农村党支部在流出党员监管上措施不够有力,主要与流出党员联系多,与流入地党组织联系少,加之党员汇报思想、工作等情况不主动、不积极,致使不能准确掌握流动党员现实表现,在教育管理上仍然存在短板。三是党费收缴标准不严格。基层党组织对流动党员在外实际收入情况掌握不准确,有些在外务工党员不如实汇报真实收入,故意隐瞒,致使党费收缴基数难核准,一部分高收入的流动党员党费交纳标准不合理;个别流动党员党性意识淡薄,交纳党费不积极,主动性不强,存在“催一催、动一动”现象。

针对存在问题,一是要完善工作机制。把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始终作为加强基层党建的重要抓手,纳入基层党建目标责任考核,加大监管力度,进一步健全完善流动党员定期思想汇报、流动党员外出报备等制度,构建流出地与流入地党组织密切配合协作、有机衔接的流动党员管理机制。在各镇(街道)建立流动党员管理服务中心,配备专职工作人员,夯实流动党员登记、信息收集、活动证核发、咨询服务等基础工作,核实党费收缴基数,杜绝在流动党员管理工作上的“组织缺位”。二是要强化教育管理。定期开展流动党员摸底排查,完善流动党员台帐,动态更新管理流动党员。大力推行党支部委员与流动党员“1+N”结对联系制度,利用网络平台,广泛开展“微党课”、“微讨论”“微直播”等小微教学,做好党建业务知识在线互动答疑和意见建议收集,确保流动党员学习教育全覆盖、不掉队,使他们“离家不离组织”。三是要创新工作方式。运用并宣传好“12371”党员咨询服务平台,及时帮助流动党员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充分利用节假日流出党员返乡的有利时机,依托远程教育平台、返乡创业座谈会、党员活动日和“三会一课”等载体,组织回乡流动党员集中参加组织生活;对没有返乡的流动党员,寄送“流动党员慰问卡”,发送“红色短信”,为他们送去温暖,不断增强党组织的亲和力和凝聚力。

责任编辑:孙博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