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规范提升基层基础。扎实开展“争强创示范,村村齐达标”活动,将“五个规范”与全省七个标准化统筹推进,从组织设置、村级班子、党员队伍、组织生活、工作运行、经费保障、场所建设等七个方面,明确创建标准和规划。实施贫困村阵地大提升工程,制定活动场所室内外改造提升17项33条标准,整合资金154.6万元,对16个村活动场所进行改造提升;对下辖二级党支部的支部委员配备、组织生活开展等进行集中规范,并严格执行“三会一课”计划报备、党员统一活动日菜单管理等制度。
二是建强基层干部队伍。通过“两委”换届,新调整村书记88人、村委会主任84人,其中,招引政治素质好的在外能人回村任村书记14人,从镇机关干部选派村书记11人;书记、主任“一肩挑”55人,女性村书记、村主任13人,基层班子队伍战斗力和凝聚力不断提升。
三是狠抓能力素质提升。近年来,对新任村“两委”主要干部采取封闭式集训,组织村书记、村主任现场观摩、研讨交流,变“课堂讲授”被动教学为“听、看、谈”主动接受,并以镇(街道)为单位对新任村“两委”干部进行集中培训。发挥“领导干部大讲堂”、“网络党校”、干部“夜校”和远程教育等平台作用,在全县建立16个镇级、105个村级新时代农民“讲习所”,举办讲习活动177场次,累计讲授11000余人次,村干部政治素养和业务水平不断提升。
四是营造比学赶超氛围。围绕乡村振兴战略目标,由县委组织部牵头,各涉农部门配合,创新开展争创基层党建、脱贫攻坚、产业发展、美丽村庄和乡风文明五个星级村活动,全面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按照“宁缺毋滥”的原则,每年评选一次,每获得一颗星,从次月起,所在村“两委”主要干部每人每月增发100元,其他村干部每人每月增发60元,有效调动了村干部干事创业热情,在全县营造出了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连新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