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中选优”激活力。充分运用“鼓励激励”机制,要求选派单位主要领导对推荐人选严格把关,对选派到贫困村和软弱涣散村的第一书记,全部参照干部选拔任用做法,坚持“三龄两历一身份”凡派必审,统一纳入后备干部队伍管理培养。驻村工作队交由县委组织部统一管理后,第一时间摸清队伍现状,更新建立“四支队伍”工作台账,逐单位、逐村解决选派人数不足3人、不能坚持驻村等问题。
“精心培育”强素质。突出政治素养和业务水平两个主训方向,将“四支队伍”培训纳入全县干部教育年度培训计划,制定《关于聚焦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加强扶贫干部队伍教育培训的实施方案》,设立7个方面12类干部主体培训班次;从6月起,先后举办了全县新一届村党组织书记、村委会主任和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长和工作队员三期集训班,并以镇(街道)为单位对新任村“两委”委员进行了集中培训。同时,在全县建立16个镇级、105个村级新时代农民“讲习所”,开办讲习活动177场次,使扶贫扶志、教在经常实现常态化、全员化。
“从严管理”夯责任。进一步规范全县脱贫攻坚“四支队伍”临时党支部管理,全面实行标识牌、制度牌上墙公示,督促“四支队伍”临时党支部每半月召开一次会议,集中研究解决脱贫攻坚工作难题。将抓党建促脱贫日常督促检查作为必选动作,在积极参与县委督查的基础上,由基层办牵头,灵活使用实地检查、微信签到、电话查岗和交叉检查等检查方式,定期督促检查、下发通报、约谈问责,以严的举措倒逼工作责任落实。(连新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