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村级干部队伍是巩固基层组织建设的根本之举
蒲城县把村级干部队伍建设作为农村大局稳定发展的基础工作,坚持选、育、奖、管并重,使村级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大大增强。
一是注重选配人才,改善队伍结构。以“两委会”换届为契机,重点选好配强村级主要干部,鼓励优秀回乡青年、退伍军人、致富能人及大中专毕业学生中积极参选,倡导55周岁以上的村干部胸怀大局,主动让位,使村干部的年龄和文化结构趋于优化。新一届“两委”班子中35岁以下的年轻干部216人,比上一届增加了102人;有致富项目的村级主要干部612人,占总数的85%。初步建立了一支年龄结构合理、文化程度较高、致富能力较强、奉献精神突出和群众基础良好的村级干部队伍。
二是加强教育培训,提升综合素质。村“两委会”换届结束后,由县委组织部牵头,联合民政、司法、农业、农工、财政、土地、项目等部门,以理论培训和优秀村干部代表现身说法的方式,集中三天时间,对全县720名村级主要干部和360名选派驻村的机关干部进行系统培训,实现培训的普遍性。充分发挥杨凌、山东寿光等农村干部培训教育基地的作用,总结往年成功办班经验,今年3月份组织第二批“一村一品示范村”主要干部赴山东寿光进行实践参观培训,增强了培训的针对性。通过开展“寿光归来话发展”活动,对培训学员提出“完成一篇调研文章、策划一套产业布局、引进一项先进技术、带回一包优良品种、推动一方农民增收”的目标要求,逐人落实,每季度定期回访,增强了培训的实效性。
三是健全激励机制,激发工作活力。县财政每年落实资金280多万元,用于保障村干部的基本报酬。今年又对村级主要干部、村级副职干部、村会计的任职报酬由过去的150元、100元提高到300元和200元,其他干部及符合条件的离任村级正职干部的补助标准也相应提高。县上出台政策,鼓励集体经济条件好的村可以从当年已实现到帐收益中提取一定比例资金,经村代表会议研究,报乡镇党委政府批准后,作为村干部工作奖金。逐步完善《村干部绩效量化考核办法》,建立对村干部各项工作实绩客观公正的评价机制,实施村干部报酬与工作实绩挂钩制度,村干部报酬分基本报酬和绩效报酬,分别占70%和30%,基本报酬按季度定期发放,绩效报酬根据年终考核情况,予以奖惩,在基层干部中形成争先、创先的政策导向。
四是完善管理制度,夯实各类责任。全面实施村级干部“一述两评”考核办法,针对个人完成目标任务情况的自查报告,征求群众意见,在党员或群众代表会议上述职打分。坚持两委联席会议制度,深化细化“村财民理乡监管”的工作模式,建立村级主要干部离任审计和村级财务定期审计制度,由县经管站每年对村级财务分别于半年和年末各审计一次,对村级主要负责人离任及时审计,给群众一个明白,还干部一个清白。对在审计中发现的问题,依据有关制度及时处理,属违法违纪问题的,追究相关人员责任,有力地提升了村级规范化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