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前谋划、精心准备。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印发了《干部档案审核工作实施方案》,成立干部人事档案审核工作领导小组,形成了由县委组织部部长担任组长,人社、教育等部门负责同志为成员的领导组织,集中精力做好专项审核工作。二是组建工作队伍。部内由四名名党性较高,能力较强的工作人员组成了本次干部人事档案专项审核工作队伍,分层次分类别分时限的对人社局、教育局参与审核人员进行严格的业务培训,确保工作人员素质过硬、能力到位。三是加强保密措施。开展岗前保密教育,与工作人员签订了保密协议书。档案审核办公区域安装了防盗门、监控,严防非工作人员私自出入。加强计算机的保密管理,确定专人负责,设立开机密码,实行了内、外网物理隔离,确保干部信息安全,严防泄密。
整合资源、提质增效。一是实行网络化审核。结合本次专项审核工作,为充分发挥信息化办公的优越性,将现有的“干部档案查阅平台”、“科级领导干部信息库系统”,与“干部人事档案专项审核软件”进行整合,组建了“干部档案专用办公网络平台”,实行“边查阅、边记载,边维护、边使用”的“四边”工作法,真正做到了无纸化、网络化、信息化审核状态。二是实施台账销号制度。制定《档案材料问题登记汇总》材料,分别对现有档案中档案缺失材料、涂改内容、信息不一致等情况每日登记、每月汇总,实行办结销号制。三是实行“两审一定”工作模式。对职务变动领导及新提拔人员档案采取专项审核与任前审核同时进行,做到《专项审核干部任免审批表》与《“三龄两历一身份”确认表》逐人审核确认,充分节省了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四是实行四轮审核制度。为了增强审核工作的准确性,档案审核工作实行四轮审核制度,即由工作人员进行预审、更换人员复审、档案管理人员重审、信息中心主任复审的多层审核机制,确保档案审核准确无误。
多元收集、充实数据。一是多方面采集数据。针对干部档案中家庭成员出生时间不详,身份信息不全等问题,对各单位下发《限期补交档案缺失材料通知》,明确补充材料内容、及时送交时限;对难以鉴别的材料采取查阅资料、实际调查、推理印证等方法,确保每一份干部档案内容真实、手续完备,提升干部档案专项审核工作的质量。二是软件数据同步推进。依据干部实体档案建立了干部人事档案专项审核系统,通过干部人事档案专项审核系统与科级领导干部信息库同步更新、同步整理,有效地提高了干部档案的准确率。